優質放熱焊接模具需滿足三項基本要求:
耐高溫性能:采用石墨-陶瓷復合材料,耐受≥1600℃高溫(銅熔點為1083℃)
精密結構:模腔公差控制在±0.1mm,確保焊料填充率≥95%
耐久設計:平均使用壽命≥200次焊接(普通模具僅50-80次)
參數 | 標準模具 | 高效模具 | 差異 |
---|---|---|---|
導熱系數(W/m·K) | 80-100 | 120-150 | +50% |
開合精度(mm) | ±0.3 | ±0.1 | -66% |
預熱時間(min) | 8-10 | 3-5 | -60% |
焊點電阻(μΩ) | 30-50 | 15-20 | -60% |
銅材焊接:選用模腔容積比焊件大15-20%的模具(如焊接50mm2銅纜需65-70mm3模腔)
銅鋼過渡焊:優先選擇帶過渡臺階的專用模具(臺階高度差≤1mm)
異形件焊接:定制分體式模具(可更換內襯設計)
變電站接地網:大容量模具(≥100mm3)配合延時引火系統
桿塔接地引下線:便攜式模具(重量≤3kg)帶快速鎖緊裝置
狹小空間作業:微型模具(尺寸≤150×100mm)配加長焊藥管
清潔處理:
鋼絲刷打磨待焊面至金屬光澤(Sa2.5級)
丙酮清洗油污(殘留量≤0.1mg/cm2)
模具預熱:
丙烷火焰均勻加熱至300-350℃(紅外測溫儀監控)
預熱時間:銅材3-5分鐘,鋼材5-8分鐘
對位固定:
使用專用夾具保持焊件間隙≤0.2mm
錯位偏差控制在焊件直徑的10%以內
焊藥用量:按模具容積的110%填充(預留收縮余量)
點火時機:模具溫度降至200-250℃時立即引燃
冷卻管理:自然冷卻至80℃以下再開模(強制風冷會引發微裂紋)
項目 | 方法 | 合格標準 |
---|---|---|
外觀 | 目視 | 無氣孔、夾渣,填充飽滿 |
電阻 | 微歐計 | ≤20μΩ(銅-銅焊) |
強度 | 拉力測試 | ≥母材強度的85% |
金相 | 顯微鏡 | 晶粒度≤50μm |
焊料殘留:
成因:模具溫度不足或焊藥潮濕
處理:提高預熱溫度至350℃,焊藥150℃烘干2小時
氣孔缺陷:
成因:清潔不徹底或冷卻過快
處理:重新打磨焊件,改用階梯冷卻法
模具損耗:
成因:超壽命使用或暴力開模
處理:每50焊次檢查模腔,更換劃痕深度≥0.3mm的模具
日常保養:焊后立即用銅刷清理模腔殘渣
定期維護:每10焊次涂抹石墨保護劑(耐溫≥1500℃)
存儲條件:濕度≤40%的恒溫環境,避免疊放
以年接地工程量5000焊點為例:
項目 | 普通模具 | 高效模具 | 差異 |
---|---|---|---|
模具成本(萬) | 3.5 | 6.8 | +94% |
人工費(萬) | 25 | 18 | -28% |
返工損失(萬) | 12 | 3 | -75% |
總成本(萬) | 40.5 | 27.8 | -31% |
全國服務熱線